国外本科生叫什么不同?

蓟岚阳蓟岚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以我在英国和美国上的本科为例,美国的学校一般分为四年制本科学士学位(Bachelor's degree)和二年制的副学士学位(Associate's Degree)两种。除了特别有名的大学例如哈佛斯坦福之类的是四学期制之外,大多数大学都是3+2的学制,前三年叫做bachelor's degree,最后两年叫做master's degree(虽然拿不到学位证但是可以拿毕业证哦),而有些专业因为研究性质很强会有5+2或者6+2的学制,也就是多两年的研究生学习。总之无论是什么学制,本科总共有4-8个学期不等。 每个学年的开学时间一般是9月份,假期分春季和秋季,春季从10月到次年4月,秋季从4月到次年10月。美国大部分学校的学期是采取semester制度,也就是说一个学期包括两个半年的时间,每一个semester都有两个consecutive break, 分别在一月和五月,每个break一周左右的时间。当然还有一些学校采用quarter制度,每个 quarter包括四个学习时间,每一quarter都包含一个寒假和一个暑假,这种制度的寒假和暑假时间都比 semester的长很多。

英国的本科分为三大类,分别是Trinity College (圣三一学院)体系,Gap year 和Foundation Year. 每个大学的招生标准都不一样,所以不能很明确的区分出英国本科生的整体水平。一般来说,在Top 10的大学里就读的学生水平相差不太远,而在排名靠后的学校里就读的学生差距则比较大。 与国内高考类似,英国本科的申请也讲究申请者的A Level成绩,A level相当于英国的高中课程,学生需要完成三门主课以及两门选修课的学习并且拿到相应的成绩才能申请。如果学生在A level考试中没有达到要求,可以选择读一年的Pre A level预备课程或者是Gap一年后再申请。

对于国际生来说,英国的本科是三年制(包括预科),本科的课程按照学分计算,一般一个学分代表一门课程,通过考试拿到相应的分数。每一所大学的评分标准不一样,而且并没有明确的满分标准,主要是看教授对学生论文的评分。如果学生达到一定数量学分且考试合格,就可以申请获得学士学位。

沃若桐沃若桐优质答主

其实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也分为4个批次,从早到晚的录取顺序依次为本科提前批、一批、二批和高职高专。通常意义上的本科生就集中在一二批。我国的高校录取人数在逐年增加,从90年代初期的100万人,到现在的820多万人,高校录取率从16.5%上升到87%左右甚至更高,尤其是本科生越来越多。这也就说明一个道理,我国高等教育已接近大众化,而不仅仅作为精英教育。像欧美发达国家,他们的高等教育已经普及,甚至在很多人的认知中,上了大学是非常平常和自然的事情。所以他们的大学并没有什么本科、专科的区分。例如美国的社区大学,读完两年获得副学士学位,相当于我们国家的高职、高专。美国没有本科大学,我们叫的“本科”跟美国的一般叫做“学士学位”,只是“本科生”在美国被叫做“大学生”。

其实对于欧美国家“大学只能拿个学位而已”,他们的大学仅仅只能从某学科学习到该科的知识,比如你去北京大学数学系,那么就能从北大数学系学习到数学方面最专业、最有深度的知识。而国内大学的一个“通病”是有很多的“基础课程”,例如在文学院的学生必须要修计算机课程,在数学学院的学生必须要修舞蹈课,这就是“通识教育课程”,而我们的大学生在大学中所学的“通识课程”要远远多于国外大学的学生。这是由于欧美国家的“高中教育非常普及”,且文理科目高度自由选择,在高中就进行了“准大学教育”甚至“准社会教育”,所以他们在高中生毕业的时候,对于自己毕业时候的大部分知识都已经获取了,到了大学只需要继续对某个专业进行高度探索即可。而我们呢,由于教育体制的改变比较晚,很多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中仍然存在“懵懂”或者“盲从”,很多大学选择所学专业也并非如美国一样高度自由,且高中没有进行美国那样“高度分化”的教育,所以很多本科生在大一大二期间还在“打基础”。这一因素也导致了国外本科生的就业相对而言更具优势。

还有一部分原因跟国外本科生的“实习”有关,很多欧美国家“大学教育”并没有如我们一样“学制严格”,很多大学生在大三的时候就进入了“半年学习,半年实习”的阶段,而像这种“高度社会化的学习”,在我们国家是很少见的。这也是为何欧美国家“就业率更高”的一个理由了,高度社会化的学习,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入真正的社会学习,更加可以“接地气”,这样对于就业也有了更高的积极性。而国内大学生的“假期非常固定”,法定假期、大学假期、寒暑假、小长假、国庆、元旦等等假接踵而来,而大部分大学生都“只在校内和家里度假”,没有太多的时间实习、打工。这也是“内敛性格”大学生越来越多的一个缘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