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卡莱斯公寓怎么样?

栗思钰栗思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买的是C5,价格是42万新币(210万人民币),送车位,精装修。这个价位在新加坡买房,只能买到一房一厅或单间配套(就是一室一厨一卫的那种),这个户型比较紧凑,空间利用率高。

我是2019年买的,当时看了很多楼盘,也去了日本,最终选择了这个项目,为什么最后决定在这里买呢?因为这个项目离地铁站非常近,步行3分钟,而且旁边就是商场,买东西非常方便。

虽然小区并不大,但是设施齐全,有游泳池,网球场,健身房,咖啡厅等等,因为地处市中心,周围又有商场,所以感觉挺热闹的。 我买的是8楼,全是有电梯的,采光很好。因为是2年前买的,所以记得不是很清楚,不过我记得每个房间都有窗户,而且客厅也非常明亮。

当时买的时候,开发商已经建好4栋楼了,现在又新建了几栋,好像还要建学校什么的。 地理位置真的非常好,去牛车水,小印度都很近,乘坐地铁去CBD也就一个多小时。

我之所以在新加坡买房而不是在国内,是因为我想让自己孩子接受国际化的教育,虽然国内也有国际学校,但据我所知,一般国际学校都会把孩子送到国外去学习,然后回来享受海归待遇,这样算下来,其实是在国外上学,只不过把环境弄个差不多的地方而已。而我在新加坡买的这套房子,将来可以把孩子送进英国国际学校,等孩子大了,完全可以移民过来读书,这样学费也比国内便宜。

我现在每个月需要还3700新币(1.8万人民币)房贷,压力并不是很大,因为我每个月收入大概3600新币左右(1.7万人民币),贷款在收入的比例低于20%,是我可以接受的范围。

另外,虽然政府大力推广新住宅,但我觉得新住宅和组屋还是有区别的,比如,我不能把户口迁到新加坡,我孩子的学校也只能是英国国际学校,这相对于组屋来说,费用要高很多,但我愿意付出这些成本,让我的孩子享有更好的教育资源。

全雯斐全雯斐优质答主

在小户型盛行的居住环境中,室内与室外空间的尺度差正变得越来越悬殊。当建筑中室内使用空间的面积变得愈发局促之后,建筑师开始在室外空间上大做文章,其中新加坡卡莱斯(Kallang)公寓的规划设计就是一则极具代表性的设计实案。

卡莱斯公寓的项目基地位于新加坡市中心一片新建大型综合体中,这里有着高密度的人口,而有限土地面积无法满足更多人的居住需求,因此将建筑体量进一步向上延展成为了解决该问题的首选。尽管高度上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使用者视野的开阔性,但考虑到交通和自然风场的影响,将其与周边的建筑保持一定距离也给规划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公寓由两栋14层和23层的住宅楼组成,在满足规划限制条件的情况下,将两栋塔楼间的距离保持在了12米以上。在两栋建筑之间产生了具有高度流速的“热风廊道”,在新加坡的热带气候条件下将大量的自然风引入到了两栋塔楼中,并通过两栋塔楼端点处采用穿孔式遮阳板的窗口被带入到室内环境中。

遮阳板和塔楼间高流动性的“热风廊道”

为了给室内提供足够舒适的温度环境,遮阳被设置在了塔楼的两端,并通过建筑中心部分的凹槽将两侧的风向中心汇合,进而通过塔楼核心筒处的玻璃幕墙将“热风廊道”中流过的空气带入到核心筒的公共空间中,然后再由公共空间进入室内。遮阳板处开孔的大小被控制在55X55毫米,大小正好可以防止人们透过孔洞看到其他楼层人们的活动,保证了使用者的隐私性。

同时较小的孔洞尺寸在避免了热量和噪音的同时,将适量的光线带入到了室内,让使用者在室内便可以感受到室外的丰富光影变化。开孔式遮阳板的长度在每层有2.5米和4.8米两种尺寸,当为4.8米时,便可以给阳台提供雨棚使用。

在满足建筑的自然通风和采光功能的同时,公寓的室内面积被进一步的放大。通过对结构体系的改进,将剪力墙和柱子集中设置在室内的一侧,将空间尽可能的释放了出来,而传统的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室内使用面积仅为69%,相比之下,该公寓6.4米跨度下的板柱结构体系的室内使用率可以达到77%。

卡莱斯公寓内部

公寓的户型包括45-46平方米的一居室和70平方米的二居室,在新加坡这样一个高密度城市里是相当实惠的,而两栋公寓分别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户型单元并以模块的形式成组排布,形成一种条状的平面构成形式。

而这种条状住宅在新加坡有着悠久的传统,其产生是与新加坡的气候条件以及本地人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产物。这种平面形式可以让更多的户型单元获得宽大的朝向街道的开敞阳台,给室内提供最大的通风量,而卡莱斯公寓也将这种传统的条状平面沿用了下来。

公寓内的公共设施极为丰富,不仅包含有健身房、瑜伽室、泳池等生活休闲设施,还设置有图书馆、游戏室、儿童游乐场等空间。通过公寓底层的开放空间将这些区域与周边的环境相融合在一起。

卡莱斯公寓作为一处高密度建筑,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在室内与室外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通过“热风廊道”将自然风引入到室内,不仅创造出了舒适宜人的室内外环境,还保留了新加坡人最传统的居住方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