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读大学预科?

陈述林陈述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以自身经历说一下,供你参考。 我1978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外语系学习,1982年毕业并获文学学士学位。 当时中美的外交关系已经有所松动,两国间也开通了航线,但往来还不是很频繁。虽然我的父母都在美国工作多年,并在美国留学,但我没有机会直接到美国去念书。

于是我就选择了读两年国外的“预科”。 所谓的国外“预科”就是指你在国内学完语言(托福等)成绩达标后,申请国外的学校,然后国外学校根据你的情况先录取你,但是你不需要马上去上学,而是先在国内学一定时间的课程(一般是一年),叫作“预科”,等你国内的预科课程结束后,你再出国正式上学。

我当时是申请了三所美国的大学,被它们同时录取了(真是有点意外!),但由于美国那边的签证迟迟办不下来,我便选择了去第二喜欢的学校——塔夫茨大学,于是一边读着北京的托福班,一边等着绿卡的审批。

终于,我的签证拿到了!可以启程赴美了!当时心里真比登天还高兴! 到了塔夫茨大学以后,入学手续办完,学校给我配了一对一的普通话老师,开始上课。但是上什么课呢?因为我们还没有考托福啊等等。因此我们这些“预科生”要上的是ESL(English as a Second/Secondary Language,英语作为二外语),就是专门给不是以英文为母语的学生上的语言课程。

在塔夫茨大学的这一年,我真的学到了不少东西,我也从“傻白甜”变成了“黑灰蛋”。哈哈!因为我要随时担心自己的发言是否太傻,或者写作是否出错,所以生怕自己说错话,因此就变得更沉默了,也更内向了。(哈哈哈哈……现在想起来真有意思!)

第二年,我的语言达到了学校的标准,可以进入正课学习了。由于我在国内学了将近一年的托福和SAT(申请大学的考试),因此我的入学考试成绩还不错,特别是托福达到满分100分,让我的竞争力大增。

最终我还是选读了第二喜欢的专业——国际事务,开始了正式的本科学习。 读完正课后,我又选择了读学校的法学院,继续深造。最后拿到两个学位——文科学士和法科学士。

我是挺幸运的,毕竟能有机会上最喜欢的学校读最喜欢的专业。但有的同学就不是那么幸运了,我记得有个同学本来是想读医学院的,但因为他的语言成绩达不到医学院的要求,最后只能读法学院。虽说也是名校,但对他来说多少有些遗憾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