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学博士容易毕业吗?
本人UW-Madison经济学 Ph.D.,17 spring admitted,18fall启动。 先说结论,如果是master的话,最好还是到国外念(比如欧洲),美国的M.A.实在没啥意思。如果念了phd,美国依然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只要你不疯,不会读死,基本都能毕业! 先来说M.A.,因为我只有M.A.的申请经历所以只能讲这个。我在申请的时候也同时申请了欧洲的master(如代尔夫特,哥本哈根等),最后选择了来美国读M.A.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学费便宜,另一个是希望在美国找份实习。
从学习的过程来讲,的确是很轻松的,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难度。以Wisconsin为例,整个program的人数不超过20人,每个学期入学的新学生也是凤毛麟角,因此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度非常高。由于是小规模的项目,老师能够记住学生的名字,对于课堂上的讨论也非常重视(不像有些大型的PhD program这样老师上课就是念讲义,而且经常不知道学生在讲什么)。从教学上来讲我非常喜欢这种小而精的项目,学到的知识非常扎实且有深度。
但是,这样的项目也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来学习。以我为例,我原本预计的学习时间是两年,但实际上花费的时间是三年,就是因为每次上课都要做pre(提前预习老师讲课的内容并加以评论),作业和论文比较多。另外由于我是以F1留学生身份进来的,不能工作只能读书,所以也没有什么收入。
虽然学到的知识很扎实,但是这样的学习过程真的是非常累人的,尤其对于希望以后能学以致用的人更是会感觉时间、精力花得不够值得。毕竟不是每一个M.A.的学生将来都是想做学术研究的。 再说Ph.D,我的目标是从事政策研究,所以选择了这个项目。其实只要你能找到合适的导师并且他愿意接受你,Ph.D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以我的例子来讲,从我准备要读Ph.D开始我跟我的导师就一直保持着比较密切的联系,他也很乐意给我提供建议和帮助(例如找工作)。在写PS的时候可以把你的想法和导师交流一下,让他知道你对这个项目的认真程度还有你对科研的态度,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优秀的导师都希望自己带出来的学生可以传承自己对于学术的研究精神。
在就读期间我也会定期跟我的导师汇报我的研究进展(每个月一次或者每两个月一次),跟他讨论我论文的思路以及遇到的难题等等。除了我自己的论文之外,我会帮忙处理实验室其他同学的问题(比如写rater forms,给分等等),所以从某种层次来讲我其实跟本科时候一样,依然是跟着一个导师做研究。
对于Ph.D.来讲最重要的是你要喜欢做科研的感觉,如果你不喜欢这种感觉,或者感觉自己不适合做科研,那也没有关系!因为任何领域的专家都不是靠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学到的东西来发挥作用的,而是靠他们一生的研究和学习形成的。也就是说不管你读的是什么专业,只要你能够坚持不断的学习,那你一定会成为这个领域内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