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留在德国学习?
德国位于中欧,它北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东接波兰、意大利,南界奥地利、瑞士,西连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首都柏林。德国是在欧洲地位的重要国家,它的经济力和军事实力在国际社会中有较大的影响。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德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的工业国,和世界最富的国家之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使得德国经济遭到重创。20世纪30年代,纳粹党掀起国民动员,实现国家统一起码,开展国家社会主义运动。通过经济休克疗法和贸易保护主义,德国重新走向繁荣。
20世纪50年代末,西德的社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居联邦德国之首。在60~70年代,西德经济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国民收入增长率平均达3.5%;80年代以来,西德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平均为1.5%。1982年10月起,联邦德国采用欧洲货币单位(马克)取代西德马克。从1961年起,西德经济开始超过英国。到1980年代末,西德GDP为68208亿马克,平均每户17.7万马克;1989年底,西德国民收入为67466亿马克,平均每户16.9万马克。1990年,德国经济陷入困境,1991年开始复兴,1992年增长率上升至5.9%,1993年达5.5%。1998~2001年经济出现负增长,2002年经济增长4.5%。
德国联邦统计局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价格、收入和支出调整后,德国2006年上半年GDP相对2005年增长2.4%。德国1998年下半年以来长时间处于负增长状态的GDP增幅去年首次转为正数,2006年年初至今经济增长保持在3%左右。
德国联邦统计局称,经济和服务业的复苏是推动德国经济2006年上半年增长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经济增长中没有受到明显负面影响的服务业今年开始全面恢复增长,零售商业2006年上半年增长3.1%,呈现稳定复苏态势。
德国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企业去年5月开始全面复苏,德国今年1月开始逐步取消碳税,汽车产业得以解放,销售额开始上升。2006年上半年航空和物流业表现超出预期,分别增长3.8%和3.1%。2006年上半年,德国农业和服务业继续增长,建筑业下滑。
国际地位
二战后,德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举足轻重的一支政治力量。它既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又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骨干;在一系列的国际问题,诸如联合国、中欧和国际裁军等领域里,都有德国代表引人瞩目的发言。
经济改革家施密特出任德国经济部长后,立即展开大规模的经济改革。
德国企业强调研究和发展,把引进先进技术、控制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向国内外市场推销高质量的现有产品作为经营的基础,同时遵循马克思所说的“起点无非是人或人的劳动”,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德国学校体系分为4个层次,幼儿园,中小学,综合中等教育学校,大学毕业生进修学校。德国人的教育始于幼儿园,德国人的孩子5岁上学之前有3年时间用在幼儿园,学校进行游戏的教会他们常识,德国人把此阶段教育称作Vortertauschunterricht,即预教学,主要强调通过玩耍和游戏使孩子在快乐的气氛中掌握基本的文化和生活技能,为将来入小学作准备.
德国人称中小学教育为Grundschule,普通中等教育学校为Gymnasium,大学毕业后再进修两年学校为Privat Universitat。
德国人崇尚科学和技艺,重视教育,25-30%的青年人上大学。德国学生平均学习成绩优良,一般都有较高的德语水平和英语技能。近年来,日本和德国的贸易有所增长,两国政府应加强协调作用,促进两国经济关系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