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修选金融还是语言?
大学期间,不少学生都想利用课余时间,再选一门课程作为辅修,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那么,辅修选什么好呢?近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和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的岭南语言班和岭院金融风险管理项目迎来了第18期、19期学员。两门班的课时不相上下,内容却大相径庭。金融专业的学生若想辅修外语,可能要重新学数学和物理;而学语言的人要想辅修金融,则要补修若干门经济学相关课程。如此“牵强辅修”不仅让不少大学新生晕头转向,也引来了一些吐槽。
其实,类似“牵强辅修”的情况并不少见。不少高校为了提升学校声誉和收入、推动或者配合部门间“纵向横向”合作、拉企业赞助等而搞的这种辅修。如果仅从知识结构完善的角度考虑,这种“牵强辅修”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不过,大多数学校往往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基础。一些必修课的难度要求一般较高,学习难度明显超出学生能力,不少学生往往不得不“半路”折回。
事实上,就很多学生而言,辅修课程的时间往往与课程冲突。而就算没有冲突,大多数学生也没能把所有课程一一学会。所以人们很容易在辅修的课程上都只是差不多懂了点皮毛而不是都很精通。这样很难保证辅修的质量,而一旦辅修了些看似高大上的课程,确实可能让简历上多了一些光彩。可这种短暂的“光鲜”大多不能成为找工作中绝对的卖点。所以,所谓的辅修,在很多情况下不过是高校的一种“创收”举措。
当然,高校完全可通过调整课程结构、合理调节难度,做到“有选择性地培养”人才。例如,为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开设高难度课程。高校还可以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一些短期强化培训班之类的。但高校在搞这些“辅修”时必须考虑学生能力,兼顾差异,尽量“因材施教”,做到“授人以渔”。同时,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讲解和思维方法渗透上去,不能只为获取利益而不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