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为何优待移民?
因为人家从社会层面上,就已经实现了资本主义终极目标——消灭阶级(事实上是等级),实现普遍平等。(顺便说一句,这一特征也是北欧特有的,和英美模式完全不一样,后文会提到) 资本主义最初的发源地就是欧洲的,最早的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也是在欧洲发生的(如英国的革命),所以资产阶级在诞生之初就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属性。
而到了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壮大(经济上),同时伴随着工人阶级的出现并逐渐壮大的(历史上工人运动的开始),资产阶级的民主诉求也越来越高。而在当时,最为先进的生产力基本上已经都在欧洲(主要是英法德)手中了,所以资本主义的民主也就主要出现在这些国家中。
因为欧洲的“后发优势”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作为后进国家的美国,日本,韩国乃至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在效仿欧美的时候,往往是更倾向于以政府干预的方式优先发展重化工业,实现经济的起飞;而欧洲则是希望通过自由的市场上完成经济的腾飞----虽然后来也通过政府干预实施了很多的社会福利政策,但毕竟是后话了。 所以早在二战前后,当欧洲还是一片废墟的时候,美国人的平均生活水平已经是欧洲的好多倍了,而且这种差距是巨大的并且呈指数增长的。那时候欧洲人(尤其是德国人)对于美国的价值观可以说是敬畏有加,美国人对自己的价值取向也是十分自豪的。 然而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情况发生了逆转。一方面,欧洲战后的重建已经完成,经济上的腾飞让欧洲人在生活上不再那么瞻仰美国人(毕竟生活富裕了,谁还要票子啊)。另一方面,随着民权运动的兴起,黑人问题的爆发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美国国内民族矛盾激化,外加上越战陷入泥潭,美国在国际地位上遭到了自二战以来的第一次重大打击。
正是在这个时候,以欧盟为中心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了,而作为后来者的移民国家墨西哥,拉美国家也开始要求更多的权利(包括公民权),为了平衡欧洲(特别是西欧)越来越强的力量,美国开始寻求在美洲(加美贸易协定)以及太平洋地区(美日同盟,美澳条约)的伙伴,拉丁美洲自然就在它的外交视野里了。于是,拉丁美洲大量出口原材料,加工制造业逐步转移的情况下,拉美与欧洲之间的相互移民就形成了新的潮流。(当然,这同时也和拉丁美洲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这个后续再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时期,无论是拉美移民还是欧洲移民,都是作为“无国籍者”(stateless people)存在的。他们获得了接受国给予居留权,但是不能获得该国国籍,也不能获得双重国籍。换言之,他们是作为“外国人”(foreigner)而不是本国国民参与国内政治生活的。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将不得不受到歧视性的对待----因为作为一个缺乏安全感的群体,他们总是需要比本地人更加努力的劳动或者创业才能保持住自己的地位(因为本土人是作为主权国家的国民而享受各项待遇的)。
而这种遭遇正是当年资产阶级革命者最为痛恨的,如今他们的后代居然又回到了这样的状态,这难道不是一种讽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