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去东帝汶移民吗?
现在去东帝汶移民的人有很多,但是大部分人对这个国家都不是很了解。 今天就让小编跟大家聊一聊~ 为什么选择东帝汶 气候环境 很多人想去东帝汶生活是因为他的气候环境,东帝汶位于南太平洋,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温差不大,平均温度在25度左右。这里的夏天并不炎热,冬天的天气也不会太冷,非常适合喜欢热带气候的人群居住。 当然,东帝汶的气候也不是完美的,毕竟是在热带地区,每年都有干旱和洪涝的发生,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东帝汶的气候也在慢慢改善,很多植被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和重建。
地理环境 东帝汶距离赤道很近,大约只有南北长度148公里,所以它的地形地貌跟岛屿的地理特征有很大关系,整体地势起伏很小。
东帝汶全境被陆地包围,只有东南角的外海有科索沃群岛,这里也是唯一可以停靠船只的地方。除了沿海地带有一些平原外,东帝汶的大片土地都是由高原和山地组成的。其中,高山和峡谷占据了东帝汶一半以上的领土。 由于国土面积狭小,没有天然的屏障,所以东帝汶的地理环境也非常适合旅游者的居住,你可以随时领略不同地形给大地带来的色彩变化,也可以在海边享受阳光、沙滩和海水。
人文环境 语言文化 虽然东帝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是他的官方语言却是葡萄牙语。这是因为在殖民时期,葡萄牙人将葡萄牙语带到了这块土地上并使用至今。虽然有人会说英语,但你如果在这里生活的话,还是会发现葡萄牙语更实用的。
另外,虽然东帝汶人口数量不多,但种族和文化却相当丰富。这里有来自亚洲各国的华人、印度人、马来人等民族,也有本地的土著居民。每个种族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你将会看到各种风格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东帝汶风情。
教育福利 东帝汶一直都非常重视教育,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免费的教育政策。从幼儿园到高中,你的孩子可以在当地接受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而且,东帝汶的大学教育体系完善,如果你申请名校,学校会为你支付学费。
当然,如果你选择在东帝汶工作并申请移民的话,你的子女可以享受当地的免费教育政策,并且可以跟当地小孩一样,享受优厚的教育资源。
医疗福利 在东帝汶,只要你是公民或永久居民,就可以享受免费的医疗福利。当你生病时,你只需要拨打一个电话,就会有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如果需要住院,这里也会为你提供良好的医护条件。
东帝汶全称为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位于马来群岛的最东端,处于印度尼西亚群岛东部努沙登加拉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努桑巴萨(帝汶岛)的东南部,西北与印尼西帝汶地区为邻,东北隔望阿塔乌罗岛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相望,南隔帝汶海与澳大利亚隔海相望。
东帝汶属热带海洋气候,一年仅有雨季和旱季之分。5月至9月为旱季,10月至次年4月为雨季。平均气温24.6℃至28.3℃。国土面积1.487万平方公里,人口116万(2002年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推算,官方2004年公布其最新人口普查数据为88万,其中印度尼西亚籍人口近12万)。民族有东帝汶人、马卡桑人、爪哇人、吉里巴特人、班塔尔人、比尼干人和洛亚克人。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和本土语言土语。82.4%的居民信奉天主教,10.5%信教印度教,7%不信教,0.5%为穆斯林,0.6%信奉原始宗教或其他教派。
东帝汶的居民绝大多数为帝汶人,但长期以来受到荷兰、葡萄牙和印度尼西亚等外来文化的影响,加上天主教传教士的长期传播,逐渐形成自身混合型文化。东帝汶传统民居为简陋的木屋和茅庵。当地特色食品有烤猪肉和木薯泥。民族节日有宰牛节、成年礼节、婚丧节等。传统体育活动有斗牛和摔跤。妇女多穿长及脚踝的圆裙,男子多穿短裙或灯笼裤。
15世纪中叶,东帝汶沦为葡萄牙殖民地。1974年4月,葡萄牙发生"康乃馨革命",宣布将逐步放弃其殖民地,并于1975年1月起撤军。同年5月31日,东帝汶人民民主共和国宣布独立。7月16日,印尼出兵东帝汶,随后宣布东帝汶为其第27个省。印尼对东帝汶实行殖民统治24年。1998年5月,印尼发生政局动乱后,东帝汶问题再度被提上日程。同年8月,印尼政府与葡萄牙政府及东帝汶双方代表在马德里谈判,11月5日,在联合国斡旋下签署了《东帝汶问题协议》,根据该协议,国际社会于1999年5月23日向东帝汶派出观察团(后来发展为联合国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监督东帝汶举行全民公决,结果88.42%选民投票赞成独立。同年8月,印尼武装和亲印尼的东帝汶自卫队在东帝汶大肆劫掠和破坏,将东帝汶85%的建筑焚毁,并挟持了大批人质逃往西帝汶。10月25日,联合国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正式接管东帝汶,并于1999年11月25日宣布东帝汶正式独立。
东帝汶是一个资源匮乏且经济曾被印尼严重破坏的地区。农业是东帝汶的支柱产业,粮食作物以木薯、薯芋、玉米、水稻为主,园艺作物有椰子、咖啡、可可和丁香。此外,东帝汶还有森林、海产和石油等资源。该国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品几乎全靠进口,只有以农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该国财政主要依赖外援。官方货币为东帝汶帕斯卡,但在当地普遍流通印尼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