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三次移民潮的原因?
16世纪以前,欧洲人到北美大陆移民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殖民地和开展拓殖活动,因此可以称为“殖民者”或“拓殖者”;而17世纪之后,随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英帝国的扩张,大批不列颠人来到北美,他们中有奴隶主、地主、新贵族和资本家,同时还带有大量自由民和手工业者,这一时期美国的移民状况开始接近当代,因此我们可以把他们称为“移民”。
移民运动的发生和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经济动因是最根本的推动力量 首先,移民运动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近代早期,西欧各国普遍推行重商政策,鼓励海外扩张,实行关税壁垒,大力发展贸易和投资,使近代西欧国家出现空前的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同时,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运动的展开,又为西欧各国提供了新的市场和资源,使得西欧各国经济的增长更加迅速。然而,在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这些国家的人口和资源已经不能满足资本的增长需要了,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他们必须寻找新的市场和新的人力资源,于是北美洲和西印度群岛成为他们觊觎的对象。
其次,移民运动与西方社会的阶级结构变化密不可分。在中世纪晚期的欧洲,社会结构基本上是由封建领主—农奴—行会成员组成的等级森严的社会体系,大多数人的命运基本上是被确定的,下层民众几乎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自己的阶级地位。然而,伴随着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确立,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在经济上,他们也试图打破行会等中世纪以来各种行业垄断组织的限制,追求最大化的利益。他们或者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迫使旧势力妥协,或者远走他乡寻求新的生计。
北美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他们的目光,所以从17世纪初开始,我们就看到了一波波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北美大陆的踪迹。 当然,移民运动还受到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北欧和中欧的土壤已经被开发殆尽,可耕地面积有限,人口密度大,而北美大片土地尚未开垦,拥有大量湿地和森林,适合畜牧业发展和原始资本积累,所以成为了欧洲移民的首选之地。
第一次移民高潮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完成,第二次是由于经济大萧条,第三次是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第一次移民高潮发生在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德国、法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已形成,各国之间在贸易等方面的竞争日益加剧。此时以英国为首的传统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没有获得像美国那么广阔的幅员而没有足够的国内市场来发展经济,他们的人口却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甚至超过了能够容纳的最大限度,加上各国工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劳动力远远地供过于求。因此他们需要开辟新的空间来缓解人口与土地、就业之间的矛盾。再加上拉美地区物产丰富,气候适宜,有的国家政局稳定,法扎、经济良好,对欧洲国家起到了很大的吸引作用,而当时拉美的许多国家还没有找到本国经济发展道路,急于向外国学习或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发展本国经济,因此吸引了大量欧洲人士往拉美地区的迁移。例如,阿根廷在20世纪初五年所收留的移民就相当于其原有本国人口的三分之一,秘鲁、智利、古巴等国家都吸引来为数巨大的外来移民,因此这次移民潮直接推动了拉美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拉美现代化发展史上的“荣景”。然而,拉美国家在享受移民好处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的复杂化,一些移入国家的政局因此而动荡不定。同时,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破坏了他们本国文化发展的自然性和连续性,致使某些拉美国家没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文化和民族心理,这是拉美移民造成的弊端
第二次移民高潮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是由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中拉美各国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也难以幸免,经济形势迅速恶化,失业空前增加,导致拉美地区成为人口的输出地。从30年代开始,从墨西哥、加勒比海地区和中美洲国家大量人口移往美国。而拉美其他地区也因其优美的环境和较好的经济形势吸引了不少外来移民。例如,阿根廷,20世纪30年代接纳移民达300万左右。
第三次移民高潮发生在美国里根政府时期,这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大批东欧难民移往西方国家有关,而美国作为西方大国,吸引了来自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外来移民。同时,拉美地区也接收了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移民,如美国有200万美国人迁往墨西哥,古巴、海地也有大批本国人口迁往国外。这次移民浪潮使拉美地区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它使美国的人口迅速增加,墨西哥城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也因此而成为世界上特别的大都市。但是大规模的移民也给拉美各国增加了社会压力,一些犯罪率比较高的国家因此犯罪率更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