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留学是怎么回事?
“出国留学”这个词听起来就很高大上,让不少人很向往 但是! 留学并不单纯指出国留学到国外上大学(当然你可以这么选择),而是包含以下这些意义: “留学”就是你离开你的祖国(国籍)去别的国家求学。所以,只要是出国求学,不论你以什么理由出国、学习什么内容、在哪里学习,都算是“留学”。 这其中包含了两种人:
第一种是那些拥有他国国籍、并依靠他国教育制度培养出的人才。例如,中国留学生赵雨思在高中时期加入美国国籍,并以美国籍考生的身份比中国高考简单很多地考入哈佛大学;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早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时,因不是中国大陆地区的考生而被怀疑身份,最终靠一本数学题才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第二种是没拿他国国籍的人,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外国人”。这类人中有的像前面提到的中国留学生一样,是以国际学生的身份报考他国大学,然后留在当地留学的;还有的是为了寻求更好的教育机会而离乡别井、远渡重洋到其他国家求学的。这些学生虽然国籍没变,但是通过留学,他们的思想观念、文化背景等已经逐渐“异域化”了。 所以不管怎么看,“留学”肯定算一件相当国际化的事情。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留学传统——那个时代,诸子百家争相奔走于各国,就是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所谓“游说”就是这个意思。到了汉朝以后,朝廷开始派遣使者出使西域,而东汉时班超等人更是作为使者而远赴中亚,这相当于后来的外交使节或者商务代表。这些人带着国家的使命和荣誉,走向异国他乡。比起那些近代以后的留学生来说,他们的足迹已遍布远方。
说了这么多,其实想告诉题主的是——“出国留学”这件事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卑微。它只不过是一种追求知识的途径而已。这种精神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值得赞扬的。 但是如果仅仅是把“出国留学”简单地理解为“到外国读大学”的话,那确实没什么好说的。因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去追求知识,总是值得肯定的吧。 但如果真的想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在留学的路上不走弯路,那就需要慎重考虑一下几个问题了:
1. 我为什么要出国留学?这个目的可能是出于个人发展的考量(比如想要转换专业方向、获得更多的求知机会等等),也可能是基于未来职业的规划(比如想要移民定居、寻找工作机会)。
2. 我能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去实现这个目标?这个代价可能包括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以及家庭付出的各种成本。你必须对将要付出的这一切有所了解从而做好心理准备。
3. 我该具体怎么做?要搞定这些问题,你需要先理清自己人生的阶段,是高中生还是大一新生还是研究生?当前处在哪个阶段的学习中?未来的打算是什么?想好之后就可以着手准备相关的申请材料了——这些都是需要你细细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