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誓约书什么意思?

仇家乃仇家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54年,日美两国为了对抗苏联,签订了《日美安全条约》,该条约第三条明确规定了,日本有义务保护美国在日本的驻军及设施。 而1960年的《日美安保条例》第二条更进一步明确,由日方承担防止并制止暴力恐怖分子的任务,而所谓“暴力犯罪分子”被定义为: “以武力、胁迫手段进行非法活动,或者破坏和平,威胁国家人民安全的犯罪者,以及其同伙或帮助者。”

在《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和《日美安保条例》的笼罩下,日本警察和美国驻日军联合起来,于1972年3月1日成立了一个叫“反恐特别委员会”(简称CTC)的新机构来负责调查和打击国内外的恐怖主义行为。 这个新成立的“反恐特别委员会”拥有巨大的权力。除了警察和军队外,该委员会还可以调遣其他政府机构的人员配合行动。 在1970年代以后,这个“反恐特别委员会”把目标对准了日本国内的左翼势力。 1972年8月15日是二战结束47周年纪念日,也是天皇裕仁宣布日本战败投降的日子。日本政府希望借此机会推动日本政治的修宪进程,让陆军和海上部队重振雄风。

就在这一天,“反恐特别委员会”认为右翼团体“樱会”成员有意攻击外国使节汽车,遂进行阻止,双方发生了激烈交火,导致10名成员受伤。 “樱花会事件”引起了日本社会的一片哗然,舆论纷纷要求严惩凶手。 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声称自己正是“樱花会”事件的负责人。他是日本著名的右翼激进分子和田耕作。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然辱骂道:“那些外交官和政客们毫无尊严可言,他们连自己的国家都保卫不了,更别说其他人了……” 和田的话很快传到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的耳朵里。卡特担心事态进一步升级,严重损害美日关系,便授意美国驻日大使向日本警方表示,华盛顿希望引渡和田,以便让美国政府起诉他。 但日本警方经过秘密调查后,发现和田的供辞有悖事实,而且他的嫌疑也并未得到充分验证。于是警方驳回了美国方面的请求,拒绝了引渡和田的要求。

卡特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怒不可遏。他下令美国国务院要不惜一切代价搜集和田的罪证,以便将之绳之以法。 随后,一系列爆炸案都被算到了“樱花会”成员的头上,这些爆炸案的发生时间间隔都很短,从1974年3月到6月,共有6起。 1975年1月,一个名为“日高政道之友会”的右翼组织发表公开声明,称要“采取一切办法,包括使用暴力工具,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这句话其实表达了很明确的侵略意图——要建立一个从太平洋到中亚的大帝国。而这个帝国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日本本土。

1975年7月12日,东京都心部的国立国会大厦前突然出现了几枚爆炸装置。幸好,这些装置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但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起右翼恐怖袭击事件。 而后,随着调查的进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日高政道之友会”确实具有浓厚的右翼色彩,并且与不少极端主义者保持着密切联系。

1975年12月,该会一名成员因购买制造炸弹的材料而被逮捕。通过对他的审讯,警方取得了重要的线索:原来许多右翼分子相互之间都保持密切的联系,并经常举行集会和研讨会来讨论如何实现“大东亚共荣圈”的梦想。 警方接着顺藤摸瓜,陆续逮捕了超过50名的右翼人士。 这次调查还意外地发现了另外两个右翼团体——“赤色小队”和“三岛党”的存在。这两个团体的目标都是要把日本建设成一个由军国主义主导的强盛国家,并为此不断进行着各种煽动和恐怖活动的训练。 直到今天,这三个右翼团体的网站还在广泛宣传他们的思想。

段禺段禺优质答主

在二战中,日本人签署的《广岛宣言》和《长崎宣言》就是宣誓书。 广岛宣言是1945年8月6日日本天皇以“帝国政府”的名义发布的,宣布无条件投降并放弃武力侵略他国;长崎宣言则是1945年8月8日,昭和天皇发布,主要内容有“停止敌对行动”“释放所有战俘及被拘禁者”“解除武装”等,并且将日军所占领的东北三省返还中国。

这两篇声明都是日本的战争行为终止的文件,不过它们不是签订于停战协定或最终协定之前,而是发生在原子弹轰炸之后,所以不能算作正式的和平条约文件。 在今天,这两个宣告仍然保留在日本政府的网站上供人阅读与下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