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准备研究生考试?

宇文雯静宇文雯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两门专业课均考140+的学姐,在考研的路上也踩过很多坑,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助到大家~ 首先说一下自己备考的情况, 我报考的是首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 专业课一(中国语言文学综合)考了143分,专业课二(古代汉语)考了140分。 初试第四,复试第一,总分第三。

【政治】

我买的是肖秀荣老师的书,跟的徐涛老师的课, 肖秀荣老师的书我主要是看知识点,徐涛老师的课主要用来调剂一下状态,两个老师都是政治考研届的大佬,我觉得跟哪个老师都没错。 但是!一定要记得刷一千题,这是最有用的习题集了,尤其对于选择题薄弱的同学,一定一定要多做多练。

一千题我刷了三遍,重点题目做了很多笔记。最后冲刺的时候,肖四、肖八还有腿姐、王吉的试卷都买了,最后就背的肖四和肖八,至于原因,大家都懂。 所以要说的重点是,千万不要盲目迷信押题,脚踏实地才是制胜法宝。考前一个月,我每天都花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看新闻联播,关注当代热点事件,并且结合课本写出解答。

果然,考试中就有一道相似的试题——“谈谈你对某热点事件的看法”。所以,同学们,新闻一定不能少啊! 关于复习的先后顺序,我个人建议是:先背完一遍知识点,再做题,然后一边刷题一边背诵。

比如,你计划一天背诵五个名词解释,那么你就可以今天背完中国古代文学的名词解释,第二天开始中国现代文学的名词解释…这样依次下来,知识就会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比较浅显的知识容易记住,难记的名词解释也可以相互印证着记忆。同时,也要每天抽时间做对应的练习题,检验知识掌握的程度。

如果有些知识实在难以理解,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理清思路。 关于背书,我认为重复很重要,尤其是已经背了很多遍的书,不要以为熟背了就什么都不用看了,特别是注意一下自己易混的知识点,很容易在考场中混淆。

另外,我虽然买了所有热门学校的真题,但是只是粗略地看过,并没有深入研究,因为我不想让自己局限于出题风格。总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关于答题,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逻辑清晰,最好是可以把自己的答题思路整理一下,因为答题时间是有限的,如何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将题目答得尽可能完整就是很考验学习能力的事情了。

郗海铭郗海铭优质答主

1、确定考研的决心。要问问自己考研是为了什么,究竟是为了就业更好的竞争力,还是盲目跟风,还是为了继续深造做学术研究,如果只是认为就业压力太大而选择曲线就业的话,那就最好不要走这条路。如果是为了就业压力而考研,考研的过程中你也会始终带着一种畏缩的心理去完成,无法静下心来完成考研这个过程,最终不但结果不好,还耽误一年的时间。考研是个比较痛苦的过程,是需要耗费你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不明确你考研的目的,是很难有决心坚持下来的。

2、在确定自己是真心要考研之后,要着手进行专业的选择和院校的选择,这两点非常重要,一旦定下来就不能再轻易改变了,所以这两个选择一定要慎之又慎。专业选择方面,如果你本科出来的就继续考研,那么我建议你还是选择你之前的专业继续深造,毕竟对这个专业有一定的熟悉度,后面学习起来会更快一些,跨专业会耗费很多时间和经历去补课,压力很大,需要提前很久准备,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选院校的话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目标城市发展,在结合该专业的实际情况来综合对比后确定。

3、确定了自己要考什么院校什么专业以后,就要开始收集关于该校该专业的考研信息,首先当然是要搞清楚考试的专业目录和招生简章,这个是考试科目的主要依据,然后再去收集初试和复试科目的相关信息,如考试科目难不难、有没有指定教材、复试怎么考、有没有比例、招生人数是多少等等,这些信息你都要提前搞清楚。

4、信息收集完毕后,现在要做的就是给自己定一个大致的复习规划,这个规划不用太精细,因为后面你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去改变,这个规划主要规划各个阶段该复习什么就OK,有了这个规划,然后就是开始执行,按照这个规划开始实际复习考研了。

5、第一轮复习完成后,要不时的看看考研的网课,如果觉得自己还存在哪方面的不足,要及时调整复习规划。后期要准备相关的模考和真题练习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