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学工叫啥?

纪剑轩纪剑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2016年7月来的日本,来之前看了很多关于日本留学的帖子,也咨询了中介,当时让我最在意的就是费用问题。由于家里的情况,我不得不考虑花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经过反复对比,我选择了日本,主要原因是日本的语言学校很少收学费(或极少收学费),或只收少量的报名费;另一方面是日本的大学不像欧美国家需要学生提供巨额赞助费或是学费。

当然选择日本也会有一些其他问题,例如在留资格批复时间比较长(一般要三个月左右),而申请其他国家只需要一个月左右;还有就是日语基础差的学生过来后需要读语言学校,语言学校的费用虽然少,但是需要定期更换签证会比较麻烦一点。

如果学生本身日语比较好(N3以上)且想省掉语言学校这一步的话可以选择直接申请大学,但这样的选择比较冒险,由于对日语水平的评估很难把握,一旦评估出错,将会导致无法入学。因此建议学生如果有打算赴日留学的念头,最好早一点开始准备。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阶段的收费情况: 语言学校: 一般来说日本的语言学校不会收取学生的报名费,只会收取少量的考试费(500元以内),如学校有额外的收费则一般是按照学生报名的人数来计算,每人800~1500元不等。

当然每个学校的收费标准不同,也有部分私立的学校会一次性收取2~3万元不等的报名费。 语言学校的学费大部分是在4万日元/月(人民币2500元左右),个别学校的学费会有差异,具体要根据学校而定。 大学的学费则是文科类比理科类学费要高一些。国公立大学的学费相对来说都比较固定,每年只要缴纳基本的费用就可以了,而私立院校的学费则需要额外注意,因为私立院校经常会做调整。

生活费方面,如果学生能够拿到学校的奖学金则可以减少一部分生活开支。另外在日本有很多兼职的机会,学生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兼职来赚取生活费。

充书明充书明优质答主

日本的留学僧在日语中叫做“游学”(ゆうがく),也有人叫“日游”。在日本被称为游学生。留学日本始于唐朝,日本所称留学僧与现在中国叫做留学生称呼语不同但含义类似。

古代日本政府向中国唐朝派遣使团带有很强的官方色彩,除了官方公务往来外,主要是为把中国的发展经验与先进文化带回日本,以期壮大日本自身实力、并促进日本封建制度初步形成。这些使团成员不仅有船员、武士、工匠,还有学问僧、留学生、画师、舞妓。

学问僧是指在日本国内已出家为僧,带着弘法目的再渡唐或游历唐土、学习佛经的僧人,在唐朝留学结束后必须返回日本。留学生不同,唐朝留学生在日本国内还没有什么学识,带着求学目的再渡唐或游历唐土、学习各种知识,唐朝留学结束后必须返回日本。

在中国唐朝,日本留学僧被成为日本国僧。

遣隋使到遣唐使之间的过渡使者、第2次遣隋使(603年)、第1次遣唐使(630年)、第2次遣唐使(653年)、第3次遣唐使(662年)未携带遣唐僧。

第4次遣唐使(675年)学问僧南渊请安、明格(道慈)、道琼、海度、元忠、道镜、道睿、智通、智达、灵源、道亮、道证、安德丸,归化唐僧惠日、元兴,留学生南渊请净、吉士请安、毛尾请安、大友圆宁、古市道成、大伴真人、大伴旅人、吉士请道。

第5次遣唐使(682年)学问僧,明璟、明智、智雄、行基、行融,留唐生,多胡足,大伴行文、高志请文。

第6次遣唐使(702年)学问僧:惠庆,道荣,道琳,圆融,元雅,道融,玄裕,鉴真,道恒,无畏,智裕,道福,弘顺,宝海,鉴空,鉴表,鉴真。留学生:大井请安,佐伯古麻吕,安宿麻吕,原不比罗麻吕。遣唐使团共279人。

第7次遣唐使(717年)留学僧40余人,包括:鉴真、圆珍、义静、灵仙、惠解、道旻、道亮等中国史书中记载人物,日本古代史书记载70余人包括:鉴真、灵仙、道旻、圆珍、义静、释安、道仙、惠解、道亮、灵仙、玄理、宝思、惠理、鉴升、鉴顺、鉴空、敬真等。

第8次遣唐使(734年)遣唐僧35人,包括:空海、惠萼等。遣唐使团共592人。但因新罗、渤海二国阻止而使船在新罗滞留3年多。

第9次遣唐使(752年)学问僧42人,包括:普照、玄忠、玄范等。遣唐使团共462人。

第10次遣唐使(777年)学问僧33人。但因新罗国拦截渡唐船,致使15年后(835年)再派遣遣唐使。

第11次遣唐使(777年,未成功,835年再次派遣),留学僧26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